1971年的时候他出版了一本极具影响力但又不太愿意让人看懂的书一一《自体的分析》,这本书非常的晦涩,非常的难看。难看的原因不是因为科胡特文字驾驭能力太差,而是他并不愿意挑战正统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思想在美国医疗领域的统治地位。在弗洛尹德的书里出现的对荣格、对阿德勒带着情绪性的批判,使大家可以想象我们的F爷是比较强权与控制的,他并不愿意听到太多的异己的声音。 因此,当时的科胡特大概只想做这样一件事:就是我真的并不想背叛F爷,可是我发现这些东西真的很好,那我可不可以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之下,为自体心理学找一条出路。 于是乎,压力山大的科胡特在书里絮絮叨叨几尽躲藏,想尽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的理论安置在精神分析的框框之下,通常会表一段衷心,再提出一个想法,然后赶紧把这个想法尽可能的和精神分析联系起来。当然,也许关联的不会太牵强,因为他的精神分析功底实在太深厚了。即便如此,也让我觉得:想把飞机伪装成汽车,翅膀总是遮不住的。 所以可以想象科胡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得是多么的痛苦。所以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痛苦其实挺正常的,共情是人类的本能啊。 说起自体心理学,一定要先解释“自体”,而“自体”是什么呢,似乎没有人能把它说得清楚,科胡特用了毕生也没有把这个词概念化。 自体是什么呢?感觉上,它就像一个家,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灵之所。它可以提供一些安定、温暖和一些日常的功能。 自体完整的人会如何呢?我会相信自己是好的,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知道自己是被人喜爱的,并且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应该存在的,我也是值得享受一些东西的,我是能够以轻松的状态去努力去获得我想要的东西的。人对这一部分的渴求是终生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人的内心深处都会需要感受到自己在还不错的活着。 而自体缺陷的人,他的自恋没有发展到刚才我们说的成熟的状态,那么在他的生命当中,要么他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不可一世的或者凌驾他人之上的,要么会觉得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极其糟糕的。这样的人通常没有完成夸大自体足够好的内化的过程,没有办法去自己来完成对自己的确认或者是承受一部分的不够好,总是需要他人的钦羡的眼神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和位置。 这些当然和个人发展过程当中的自尊受挫有关。孩子总是需要从母亲欣赏的眼神当中来获得夸大性自体的感觉,之后随着现实的检验而受挫,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会出现一个修复,就是会把夸大性的自体向外投射到父母身上,就像在说“你们是OK的,我就觉得我是OK的,因为我是你们的一部分”。不幸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总是顺利的,病理性自恋也由此而产生。 说起这些概念,有时候会让我觉得很抓狂,实际上这几天反复想到科胡特,大概仅仅是因为最近需要借此提醒自己,要尽可能的像他那样,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去体会他们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并且用共情的姿态去理解。就像他在临去世前的3个小时,昏迷前夕对紧张的实习医生说的最后一句话:“不着急,一步一步来”…… |